1、W3C标准
如果说你只知道web前端的一个标准,估计肯定是W3C标准了(据我了解,貌似大部分人真的都只知道这一个标准)。它的内容非常多。
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一句话:2/8原则——20%的功能满足80%的需求。我觉得这句话用到这里非常合适,我们在平时开发过程中根本用不到这么多东西。反而,你要把平时用的多的东西搞懂了。
2、框架和类库
我公司目前网站技术采用最主流的WEB前端开发规范和框架。
jquery一定是大部分web前端开发者不可或缺的工具。而我利用jquery不仅仅停留在只使用它的API和插件上,我还会自己去写jquery插件,我还会去读jquery的源码、了解jquery的设计思路。
bootstrap不用再过多解释了吧,从github上的排名也能看出道道来。甚至连我们公司的UI设计师,都从bootstrap上截图作为素材
fontAwesome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图标系统。相比于css制作图标来说,这个要好很多倍,不管是开发、效率还是维护上。icomoon.io能让我自定义选择自己的图标文件。
3、编码开发
要问编码IDE哪家强,当然要属微软的visualstudio!但是即便是微软的VS最新版本,它也代替不了下面要说的这套开发环境。
环境主要采用SUBLIME,html语义化标准性强,同时自带编译系统,只需要下载
Zendcoing插件就可以完成效率代码。
另外,针对html,js.css,代码的合并,压缩,语法检查,文件的清除这些东西,都可以自动完成。
4、响应式建站技术分享
主要东西都介绍完了,接下来介绍下目前主流的响应式建站的知识分享
通常实现移动端网站响应的几种方法
移动网站实现响应一般有很多种方法,如流式布局、固定最小宽度、媒体查询、flexbox布局等来实现,但这些方法有的是效果不理想,有的又太过麻烦。
1、流式布局:流式布局虽然能让不同分辨率的手机适配,但有些分辨率的效果很差,并不能让所有手机尺寸都完美自适应。
2、固定死宽度:这种方法限定死最小宽度为320px,这样做的缺点是大分辨率的屏幕有许多留白的空间,效果也不理想。
3、媒体查询:这种方法虽然效果不错,也能适配所有分辨率,但缺点就是需要在不同分辨率上做样式上的调整,维护起来也相对麻烦。
4、flexbox布局:这个是新的css3布局方案,虽然十分方便好用,但由于新老语法规范众多,新语法不支持一些浏览器,所以这个暂时不用。
以前一般做移动端响应都是依靠以上三种方式来实现的。
但我最近发现有一些网站开始使用rem这个新的css3单位属性来实现响应,发觉非常方便,基本不用做什么适配,缺点就是不支持低版本浏览器,不过用在移动端也就无所谓了。